【公務員薪資與福利比較】高普考、初等考、特考薪資、福利差異

公務員薪水
公務員薪水

很多人一聽到「公務員」三個字,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穩定、福利好、有退休金。但實際上,不同考試等級(高考、普考、初等考、特考)之間的薪資落差、加給項目、福利內容都有不小差距。有人起薪五萬,有人只有三萬多,這中間到底差在哪?

XYZ大補帖為了讓你一次看懂國考薪資與福利全貌。我們會用最直白的方式,帶你拆解「公務員薪水」的構成(本俸、加給、年功俸等),並比較高普考、初等考、特考在薪資、升遷、福利上的真實差異。

不論你是準備投入國考、還是在考慮要不要踏入公職體系,這篇公務員薪資懶人包都能幫你釐清方向。

讀完後,你會知道:

  • 哪個公務員考試的起薪最高?
  • 哪一種公務員福利最划算?
  • 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報考路線?

 

先把底層概念說清楚:公務員俸給、本俸、加給是什麼?

在談數字前,先把關鍵名詞弄清楚,避免看到薪資總額就暈頭轉向。

  • 俸額(本俸):公務人員薪俸結構的基礎,依職等職級(職等、俸級)核給。每年會配合政策、預算調整(例如最近幾年有整體調薪與點數調整)。
  • 專業加給/職務加給/地域加給等:除本俸外,政府會依職務特性給予不同類型加給(如專業加給、主管職務加給、地域加給等),這些加給會大幅影響個人月薪總額。
  • 總薪資(實發):通常指本俸+各類加給,再扣除個人應負擔之保險、稅負後的實際到手。本文示例多引用「本俸+主要加給(未扣稅)」作為比較基礎。
  • 年功/考績/年終:公務員有年功(本俸隨年資增加)、考績獎金與年終獎金(視當年度財政與規定)等,長遠報酬不只有起薪,年資累積後差距會擴大。

三大公務員考試起薪比較

下表整理最常被討論的三類國考之起薪(本俸+主要加給)範圍(以近年政府給與表與市場整理為基準)。數字會因年度調薪、職等起敘、類科差異略有變動,請以該年度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或考選部公告為準;下表僅供比較方向參考。

考試別常見等級本俸(參考)典型主要加給(參考)起薪合計(參考範圍)
高考(高考三級)推薦任第7職等或薦任第6職等起敘約29,000元專業加給、主管或地域加給(視類科)約20,000–25,000元50,000–55,000元/月(起薪範圍)
普考/地方特考(四等)委任或敘任較低職等約21,000–22,000元專業加給約20,000元42,000–43,000元/月(起薪範圍)
初等考(初考/五等)敘任第五職等等級起約15,000–18,000元加給較少(視職務)30,000–36,000元/月(起薪範圍)

註:上表示例數字已參照政府「公務人員俸額表」及民間整理數據;各來源會因年度(例如114年、113年)或政策調整而變動。資料來源:地方政府主管機關聯合服務平臺

 

公務人員薪資差異為何會那麼大?關鍵在「職等」與「加給」

為什麼高考起薪通常比普考、初考高出一截?核心原因有三:

  1. 職等高、本俸基數大:高考錄取者起敘職等較高,本俸基數本來就比普考、初考高。
  2. 發給更多專業或職務加給:某些專業類科(如財稅、法務、工程)依職務性質會有較高的專業加給;主管職務、危險加給、地域加給也會讓實領差距擴大。
  3. 調薪、年資累積影響複利:公務員的本俸會隨年資逐年增加;因此長期來看,起薪較高者在3–5年後的差距會被放大。

實務上,選擇哪個考試不只是看起薪:工作內容、是否願意調到偏遠縣市(有地域加給)、職場升遷通路(是否易升等)等,都是影響到手薪水與職涯價值的關鍵。

 

公務員福利比較(長期報酬與非薪資利益)

除了月薪,公務員福利是吸引人的另一大原因。我把福利分成「現金相關福利」「非現金福利/保障」「工作型態與休假」三部分比較:

公務員福利|現金相關福利

  • 年終獎金/考績獎金:視當年度政府政策與個人考績而定,通常可達數個月薪俸額(實際數字年度異)。
  • 婚喪生育補助、子女教育補助:政府有明確補助項目,例如生育補助、子女教育補助標準等(可參考「給與簡明表」)。

公務員福利|非現金福利/長期保障

  • 退休制度與年金/退撫:公務人員通常有比一般私人企業更穩定的退休金制度(具體依任職年份與種類而異),長期保障是許多人選擇公職的重要因素。
  • 職務安全與穩定性:在職場穩定、裁員風險低,對於重視長期家庭與貸款方案的人而言極具吸引力。
  • 帶薪假期/生育休假等法定假別:公務員享有詳細的假別規範(年假、產假、陪產假、喪假等),制度化且執行普遍。

公務員福利|工作型態與升遷

  • 輪調/調任制度:中央與地方機關常有輪調或升遷制度,職涯走向較可預期,但也可能較死板。
  • 加訓與進修:公務體系常有進修、在職訓練機會,對想累積專業能力者是正向資源。

總體來說,無論是高考、普考、初考或特考,被錄取後可享有的基礎福利差異不大;差異主要落在「起薪本身與加給」以及未來升遷路徑上。也就是說:福利面向並非只有金錢,穩定性與長期保障是公務員報酬的重要一環。

資料來源:地方政府主管機關聯合服務平臺

各公職考試別的職涯模擬

公職職涯|高考(高考三級)——「管理與專業向上派」

適合:想走中高階行政、理想取得較高起薪、願意承擔政策面與管理責任的人。
職務特性:較多專業決策、具跨部門協調或政策參與機會;升遷通路較快,但責任也較重。起薪偏高、未來升等也具潛力。

公職職涯|普考/地方特考(四等)——「穩定操作型」

適合:想當基層行政人員、希望早點進入體制建立基礎,或偏好地方行政環境者。
職務特性:日常行政、服務民眾、地方事務執行為主;假如選擇地方特考,通常會被分發到特定縣市,需評估生活圈與通勤。起薪中等,但工作穩定且升遷路徑穩定。

公職職涯|初等考(初考/五等)——「入門穩定派」

適合:剛畢業、想先進公務體系累積資歷者。
職務特性:行政處理、文書、戶政、稽征等基層業務;起薪最低但門檻也最低,適合先進體系再逐步升等或轉考。

延伸閱讀:

公務員薪資實際比較

為了讓讀者更直觀理解,我把「起薪範圍」「三年後估計」「主要福利」做成比較表(數字為示意,實際依個人職等、考核、調薪政策而有所不同;下列資料來源含政府給與表及民間整理)。

指標高考(高考三級)普考/地特(四等)初考(五等)
起薪(本俸+加給)約50K–55K約42K–43K約30K–36K
三年後(年功+加給進展)可能達55K–70K(視升等)45K–55K32K–40K
代表工作內容政策與專業管理基層行政/地方業務基層行政/文書作業
福利重點高年資報酬、升遷潛力地方福利、穩定性高優勢是入門門檻低、可累積經驗
適合對象想走專業或升任管理者希望穩定在地方或有行政志向者剛畢業或想先進體系者

 

公務員薪水常見問答(FAQ)

Q1:公務員薪水會因年度調薪改變多少?

A:會。政府每年依財政與政策檢討可能有整體調薪(例如年度百分比調整)或點數調整,最新俸額與給與仍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之「現行給與簡明表」與「公務人員俸額表」為主。

Q2:高考起薪真的比普考高很多嗎?

A:以起薪(本俸+專業加給)來看,高考平均較普考高出一段差距,主要因為職等與可得加給較高;但實際差距會依類科、是否在偏遠區域服務(地域加給)、是否擔任主管等因素而變動。

Q3:地方特考三等vs高考三級,哪個好?

A:在薪資上兩者接近,但地特三等常綁定錄取分發區(必須在特定地方服務),高考則偏向中央或跨縣市機關,選擇取決於你要在地發展還是中央職務路徑。

Q4:公務員的退休、年金會足夠嗎?

A:公務人員享有較完善的退休制度,但制度會隨政策調整(退休金計算方式、年資認定等),長期保障優於多數私人企業,但仍需關注制度改革動向與個人財務規劃。


Q5:報考時應該優先看薪水還是工作內容?

A:兩者都重要。若短期看財務壓力,起薪與加給很關鍵;若長期看職涯成長與生活品質,工作內容、職場文化與可否在地就業更重要。建議在報名前列出優先順序(薪資、地點、職務興趣、升遷機會)再做抉擇。

台灣公務員職涯實務建議

  1. 別只看起薪,三年後才看真章:職等與升遷、加給會讓差距放大,長線思維很重要。
  2. 若你偏好穩定、想在地生活,地方特考是合理選擇;但要接受可能的地域綁定與升遷節奏。
  3. 專業類科(稅務、工程、法務)其實更有加給優勢:考慮自己的專長是否能帶來更高的專業加給。
  4. 準備資源要對症下藥:若你的目標是高考,教材與深度要更紮實;普考與初考可較著重「命題趨勢與解題技巧」。

資料來源:地方政府主管機關聯合服務平臺

使用XYZ大補帖,加速你的贏面

如果你決定要投身國考,資源與方法會是成敗關鍵。推薦你使用XYZ大補帖作為備考加速器:

  • 函授課程DVD(含錄播講義):針對高考、普考、初考與特考各級別設計的課程內容,名師分章節講解、重點整理,方便在職族或時間有限者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 完整講義與題庫解析:講義為系統化重點整理、圖表化筆記,搭配歷屆重點題型解析,幫你節省整理時間、把握命題趨勢。
  • 建議使用方式:先依考試別(高考/普考/初考/地特)選擇對應課程→快速建構共同科目基礎→分階段攻克專業科目→每月模擬測驗+錯題本檢討。
  • 為誰準備:想一舉上榜、時間有限的在職族、或需要系統化教材的自學者。
XYZ

XYZ大補帖能幫你把「零散時間+正確方法」結合成實際分數提升的動力。投資在高品質教材與系統化學習上,報酬率很高。

立即行動,把準備變成可執行的計畫!

相關文章:

0

站点提示

原本 man-r20 (已經好友滿了 可能無法加入好友)

新增 line : @022oewfy (這一個為主) XYZ大補帖資源站客服QRCODE 新增 超商取貨 請下單後 選擇超商付款取貨

(請提供 全家 門市店名 門市店號(6位數) ) (上網搜尋 便利商店 即可查詢你家附近超商資料)

顯示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