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備「公職」就像走進人生另一條跑道,選對跑道、知道賽程、規劃好步伐,你才能比別人早上一步。
接下來就讓XYZ大補帖從「什麼是國考」「國考有哪些種類」「各類考試差異在哪裡」「怎麼決定你報哪一種」這四大面向來講,幫你建立清晰的框架。
什麼是「國考」?先搞懂定義再出發
在台灣,「國考」指的是由考選部(MOEX)所舉辦的、用於選拔公務人員或專業人員的國家考試。這裡面,可粗分為兩大類:
- 公務人員考試(俗稱「公職考試」「公務員考試」):你報考後,若過關且錄取,進入政府機關擔任公務人員。
-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簡稱「專技考」):你報考後取得執業資格,並非直接任用政府機關,而是具備某種專業身份。
理解這兩者很重要,因為你報考的「目的」「動機」「準備方式」會因類型不同而有差異。接下來我們先聚焦「公務人員考試」這一塊,因為它是大多數人說的「國考」意思。
公務人員考試有哪些種類?完整整理
以下表格整理了台灣目前「公務人員考試」的主要分類,讓你快速一覽。
| 類別名稱 | 說明 | 常見等級/名稱 |
| 高等考試(高考) | 學歷條件較高、職務較高階的公務員考試。 | 高考一級、高考二級、高考三級。 |
| 普通考試(普考) | 大學/專科畢業可報,為一般行政或管理職務的門檻。 | 普通考試。 |
| 初等考試(初考) | 學歷限制最低、入門性質的公職考試。 | 初等考試(或稱五等考試)。 |
| 特種考試(特考) | 為特定機關或族群、技術職務所設立,如警察、關務、外交、身心障礙人員/原住民等。 | 特考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 |
| 升等/升資考試 | 已在公務體系的人員,報考晉升或轉調所需考試。 | 公務人員升官等、警察升官等、員晉高員等。 |
小提醒:上述名稱雖然簡單,但每一項下又有「類科」「考科」「職等」「錄取分發規則」差別很大。你必須進一步針對自己想報的類別深入。
下面我們再用一個簡化表格,列出「你可能會聽到卻不太知道差別」的考試名稱,以及該名稱的重點。
| 考試名稱 | 重點說明 |
| 高考vs普考 | 高考職等較高、學歷要求通常大學以上;普考學歷要求較低,是比較大眾化的選項。 |
| 初考 | 入門初階、學歷限制最低,是許多轉職或剛畢業者的首選路徑。 |
| 特考 | 因職務性質特殊(如警察、調查、外交、關務)或為保障特定族群設計(如原住民、身心障礙者)而舉辦。 |
| 升資/升等 | 不是第一次進公務體系,而是你已在裡面,想往上走。這種考試比較少提給「外部新人」。 |
這樣你就對「國考有哪些」有一個較完整的概念了。接著我們來深入看看,各類別之間差異為何,以及你該如何選擇。
資料來源:考選部全球資訊網
各個國家考試差異在哪?你該從這3個面向比較
當你知道考試名稱後,選對類型還需要你比較清楚「條件/考科/錄取運用」三個面向。以下幫你拆解。
國考有哪些01.報考條件(學歷、年齡、資格)
不同考試對於學歷、年齡、證照、體能等條件差異大。
- 初等考門檻最低、常見「高中職以上」或「不限學歷」。
- 高考學歷常為「大學以上」或「碩士以上(高考一級)」。
- 特考部分類如警察/調查/關務會有「體能測驗/身高限制/專業證照/年齡上限」。
國考有哪些02.考科內容(書面試、選擇題、口試或體能)
考試內容從「選擇題+書面筆試」延伸到「口試、體能、實作」。
- 初考常見選擇題為主,筆試簡化。
- 高考&普考筆試科目較多、有專業科目。
- 特考某些類別(例如警察、調查)會有體能測驗或其他非筆試項目。
國考有哪些03.錄取用途/分發機制
- 公務人員考試錄取後通常會被分發至政府機關擔任正式職務。這就是「任用考試」的性質。
- 專技考雖取得資格,但不一定會被政府機關分發,是「執業資格」考試。
- 錄取後還可能有訓練期、限制轉調、服務年限等要求。
快速比較五大熱門國考類型
下面這張表格為你整理比較五大熱門考試類型:初考、高考、普考、地方特考、警察/特考(特種考)——你看看到底哪一條跑道最適合你。
| 類型 | 適合對象 | 學歷/條件 | 考科重點 | 起薪/錄取感受 |
| 初等考試 | 剛畢業、轉職者、想先入門者 | 學歷限制較低或不限 | 共同科目(國文+公民+英文)+專業科目2科 | 錄取機合較多、但競爭亦高 |
| 普通考試(普考) | 大學畢業、希望進一般行政或管理職務者 | 大學以上為主 | 國文+法學知識與英文+專業科目3-4科 | 薪資與入門門檻兼顧 |
| 高等考試(高考) | 學歷優、希望挑高階職務者 | 大學以上、部分需碩博士 | 科目更多更難、專業深度強 | 起薪更高、晉升潛力大 |
| 地方特考 | 想留在地方、在家鄉就業、或偏好縣市政府機關者 | 高中職至大學皆有可能 | 類似普考/高考但偏地方需求 | 分發地方機關、可能較熟悉環境 |
| 特種考試(警察、關務、外交、調查等) | 喜歡挑戰、對某一領域有志、符合體能或背景者 | 年齡、體能、學歷、證照等特殊要求 | 筆試+體能/口試/實作不等 | 錄取門檻高,但待遇與任務也較特別 |
這張表可作為你的快速選擇對照圖。從中,你可以開始量身設計:我是哪一類型、我的強項在哪、我能投入多少備考時間。
哪種公職最適合我?三步驟打造你的報考策略
選對考試比「衝刺」更重要,因為錯方向就算拚了也可能跑錯賽道。以下三步驟幫你邁出正確起點。
步驟1:了解自己背景與目標
- 學歷:你是高中/大學/研究所畢?這會直接影響可報考的考試類別。
- 興趣/職務偏好:你想做行政、管理、還是技術、專業?例如行政類科科目較常見,技術類科可能需專業證照。
- 時間/投入程度:你現在全職備考?還是在職備考?不同情況適合不同難度考試。
步驟2:選定報考類別+鎖定考期
知道自己背景後,就可從上述表格挑選一條跑道。例如:大學畢業、對行政工作有興趣、願意投入半年以上備考,就可以選普考或高考三級。然後查考選部公告該類考試的報名/考試日期,開始倒推你的備考計畫。
步驟3:檢視準備難度/備考資源
- 考科數量:高考專業科目多、難度高;初考科目少、入門門檻低。
- 考試內容:是否有體能、口試、實作?特種考很多時候有額外要求。
- 錄取率與缺額:熱門類科競爭激烈,平台或補習班資訊可做參考。
- 備考資源:找教材、講義、影音課程,如有函授/線上課程可提升效率。
當你能清楚「我適合這條跑道」「我準備得夠不夠」「我有資源可以支持我」這三點,那麼你的選擇就更有自信、更有計畫。
公職國考常見FAQ(常見問題解答)
以下是準備報考公務人員考試時經常被問的10個問題,幫你釐清迷思。
A:在台灣,「國考」通常為泛指「國家考試」,其範圍可包括公務人員考試與專技考試。但若說「我要考公務員」,通常是指公務人員考試。
A:學歷為大學畢業者者,可報普通考試(普考)、高考三級、部分特考四等、地方特考等。不建議報考學歷要求更高的考試。
A:不一定「最難」,但其「要求條件」可能更多(如體能、英文、專業證照、特殊資格)。準備時要看你是否具備那些條件。
A:升等/升資考試通常是已在公務體系工作者報考,目標為晉升或調職。對於第一次報考者不太適用。
A:文科背景適合行政類、民政類、人事行政等。理工背景則可考技術類科、專技考等。但也不要限制自己「文理分流」—很多考試對系所沒硬限制。
A:錄取後會依該考試的「任用規定」進行分發。某些地方特考可選在家鄉縣市。建議查閱該考試任用計畫。
A:會。若該考試類科設定體能測驗或口試,筆試合格只是第一步,之後若在這些項目失分,就可能被淘汰。
A:視個人基礎而定。一般建議至少6~12個月系統準備。若時間較少,建議選考科少、門檻低的類別。
A:自己準備也可以,但若你在職、時間有限、需平衡日常工作,報函授/補習班能提升效率、給予系統輔導。
A:「最容易」沒有絕對,但通常條件最寬、科目最少、競爭稍低的考試(如初等考、部分五等特考)被視為入門選擇。但「容易」不代表「不用準備」—仍需認真投入。
備考加速器:XYZ大補帖
既然你已經知道「國考有哪些、公務員考試種類」了,接下來關鍵在於「準備」—這時候,選對工具會讓你更有效率。
在這裡,我要推薦XYZ大補帖—專為台灣公務人員考試設計的函授課程套組,讓你從選類科、鎖考試、到備考階段,都有系統輔助。
為什麼選XYZ大補帖?
- 函授課程DVD+講義雙效組合:適合在家、通勤、下班後學習。你可反覆播放DVD,搭配精緻講義,加深理解。
- 完整涵蓋公務人員考試主流類型:包括初考、普考、高考、地方特考、特種考試等,不論你是哪一條跑道,都有對應教材。
- 教材同步最新考選部公告: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若有更新,XYZ教材亦更新,讓你備考不落伍。
- 模擬考題+錯題整理工具:讓你從「看教材」→「做題」→「錯題整理」,形成完整學習閉環。
- 適合各種背景考生:不論你是剛畢業、轉職中或在職想備考,XYZ都提供彈性學習方式。
建議使用流程
- 選定你報考的考試類型後,購買XYZ對應套組。
- 先觀看DVD內「導讀+考試架構」影片,快速鎖定你的類科與考科。
- 使用講義跟著DVD章節進度學習,每日固定學習時間。
- 每完成一章節做一次模擬題,將錯題整理成「錯題本」,每週回顧一次。
- 考前一個月進入「衝刺階段」,集中模擬考、熟悉考場題型,並運用XYZ提供的考前重點整理。

別再讓自己摸索、浪費時間。選擇XYZ大補帖,就是選擇一條「有系統、有支援、有策略」的上榜之路。立即行動,你離公職夢想更近一步。

